《电商法》正式施行后,微信朋友圈海外代购规避风险忙清货

物流巴巴2019-01-11 02:01:13阅读:

海外代购-电商法

为寻求出路,代购中涌现了一批“灵魂画手”和“段子奇才”,通过极具特征的手绘和段子谐音发布产品广告,以“特务”般的字符密码沟通议价,借以规避平台可能存在的审查机制。

长期游走在税收灰色地带的朋友圈海外代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寒冬。
2019年1月1日起,前后历时5年、经过3次公开意见征求、4次审议后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以下简称《电商法》)正式施行。这意味着电商行业发展的逐渐规范,但对一些长期活跃于社交网站的个人代购和微商来说,却无异于一场大震荡。
《电商法》明确规定,凡是“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从事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包括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以及通过自建网站、其他网络服务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均为“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即便是对于从事个人线上“零星小额交易活动”的经营者而言,虽不需要进行登记,但也需要“依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申请办理税务登记,并如实申报纳税”。
对于长期以海外免税价低成本购入产品再溢价销售赚取差额的个人代购来说,这项规定无疑让他们丧失了在海淘市场的价格优势。为寻求出路,代购中涌现了一批“灵魂画手”和“段子奇才”,通过极具特征的手绘和段子谐音发布产品广告,以“特务”般的字符密码沟通议价,借以规避平台可能存在的审查机制。

堪比特务,沟通用暗语变身灵魂画手

“以后发品牌名和多少钱一律不回。我是真的害怕。”韩国代购张敏(化名)在自己的代购群再三强调。早在2019年第一天,她就将群名称中的“代购”二字换成了“带狗”。“狗”用的还是一个卡通字符。

“身边的朋友,几乎每个留学生都在做”,因此自2018年3月在韩国留学起,张敏便自然而然地开启了自己的兼职代购生涯。每个月往返一次人肉背回货物,随身携带的20寸小箱子塞得满满当当,虽算不上“暴利”,但赚个机票钱挣点零花钱还是没问题的。 

每次只敢带一个20寸的小箱,同款商品限量,一点都不敢多带。但即便如此张敏还是进了次“海关小黑屋”。面对新颁布的《电商法》,张敏显然属于小心谨慎的那一类。咨询尽量发语音,实在不方便发语音时打字一定不能涉及敏感字眼,譬如“多少钱”“银行”“转账”“支付”“支付宝”等。品牌名logo等敏感字符用拼音代替,以免被微信平台监控到异常封号。“封号是永久性的,最近一周朋友圈暂时不更新文字,明天起微信不收款。请大家不要有侥幸心理,务必配合。”张敏一再向顾客声明。充斥着拼音、英语、字符乃至乱码,询价交易聊天记录堪比特务交换情报。

 代购之间盛传的一种说法是:“微信整顿已经处理30000多个号了,微信问价格的一律被封,双方被封号。”而在代购圈盛传的一张图中,一个疑似代购的微信号被封号8668天。因此张敏也一再向顾客强调“问价一律用语音”。实在不方便语音必须打字的,“不要说多少元,说多少米”。尽管一个月的流水只有1万元左右,远称不上“异常”,但张敏还是决定转移至支付宝交易。

与此同时,她打出的广告也变成了搞笑段子加“灵魂手绘图”。护肤品牌“倩碧”成了“隔壁村倩倩的弟弟”,洗脸仪品牌“露娜”成了“鹿晗的妹妹”,“兰蔻大眼精华”被编成了“一个名叫华的小眼睛女孩变身”的搞笑段子。

但这并没有直接拉动销量,顾客只会觉得有趣,最终性价比才是首要考虑。受新政策影响,未来带货风险提升,且进入年末清货阶段,因此年后涨价成了多数代购的共识。

《电商法》正式施行后,微信朋友圈海外代购规避风险忙清货

监管力度大,部分代购选择破罐破摔

文图并茂、标价透明、不打掩护直接上产品图,俄罗斯代购爱媛(化名)仍坚持一天连发14条广告。和其他行事谨慎的代购相比,爱媛的举措实属大胆。“请快点下单,我现在发朋友圈属于破罐子破摔,随时可能会被封号。如果哪天我离你们远去,请不要想我。”爱媛自嘲道。

2018年年底,在刚得知《电商法》即将实行时,爱媛也有过短期的慌张。但想了几天之后,她决定一切照旧,“我不怕死,封号就封号,看见微博上说那样发消息也没有用”。“专家说了,这样逃避责任是没有用的,不管怎么发,他要是想查,还是能查到。”此言不虚,大数据时代,从物流信息到支付数据均在监管部门可获取信息范围内,单从广告和聊天记录入手打掩护,显然有“掩耳盗铃”的嫌疑。

“反正我想开了,爱怎么着怎么着。”爱媛代购专用号已经做好了随时被封的准备,账户不留余额,“有十块钱都赶紧提出来”。

对于代购圈盛传的封号现象,《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向腾讯方面求证时,对方却回应此种说法纯属“谣言”。腾讯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并未针对新电商法推出新规限制朋友圈代购行为。“所谓的‘限流降权’是谣言,其实早在2015年就有这种谣传,最近又因为电商法出台被翻了出来。”但腾讯方面也表示,微信不是营销平台,不鼓励朋友圈代购行为。对于用户举报,涉嫌售假、诈骗等违规行为的个人号,会有不同程度的处分。

屡见不鲜,多名代购曾因走私罪遭判罚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5.69亿。除跨境电商平台外,个人代购也是一支活跃的海淘大军。

2019年1月1日起,除《电商法》施行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收政策也有调整,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商品限额上限提高,清单范围也有所扩大。年度交易限值由每人每年20000元提高至26000元;单次交易限值则提高至5000元。据此部分代购决定缩小规模,以后将每单限制在5000元内。但这对动辄数万元起步的奢侈品代购来说,并不现实。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检索“代购”“走私”,相关案例不在少数。较近的一起发生在2018年6月,辽宁一导游在由日本名古屋飞抵沈阳时,经桃仙机场旅检现场无申报通道进境,无书面向海关申报,被海关关员截查。海关官员从其随身行李及购物袋中查获大量化妆品、衣服、燕窝、海参等应税商品,偷逃税款共计人民币17719.81元。

在取证过程中,该导游手机中提取出的微信内容截图证实了其日本代购的身份,朋友圈广告也成了一项证据。最后该导游因犯“走私普通货物罪”,被判处拘役二个月,缓刑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

相关推荐

  • 没有了
  • 没有了
评论

暂无评论

关注物流巴巴
物流巴巴微信公众号
常见问题